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政务要闻

三代人的“医”路接力:一个乡村医生世家的仁心与坚守

来源: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郇文静 石文静 发布时间:2025-11-24 15∶55
字体:【 打印

在高台县巷道镇红联村,许登保一家三代人,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执着与奉献,将医者仁心深深扎根于乡土。从父亲许明初到许兴炘,再到儿子许顺虎、女儿许慧静,这个医学世家的接力守护,不仅成为乡亲们身边最坚实的健康“守门人”,也亲历并见证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从“一根针、一把草”到优质服务下沉的沧桑巨变。

“随叫随到”的承诺

三十六年如一日的坚守

今年58岁的许登保是许家的第二代村医。自36年前从父亲手中接过那个沉甸甸的药箱起,“只要村民需要,随叫随到”便成为他镌刻在心的执业信条。村里每位慢性病患者的病情、用药情况,他都详细记录在册、牢记于心。坚持每月上门监测、送药问诊,他用脚步丈量着村里的每一条巷道,默默守护着全村人的健康。

“许医生特别负责,我们一有不舒服,他马上就来,量血压、做检查,非常认真!”村民靳玉琴的感慨,道出了全村人的信赖,“村里能有这么好的大夫,是我们老年人的福气,心里特别踏实。”

薪火相传

从“老三样”到“新设备”的时代见证

在爷爷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下,许家的第三代也毅然选择了从医之路。儿子许顺虎如今子承父业,已成为一名深受村民认可的乡村医生;女儿许慧静则在镇卫生院担任护士,继续延伸着家庭的奉献轨迹。

“父亲把他毕生积累的诊疗经验都传给了我,许多行之有效的验方至今仍在沿用。”许登保表示,如今他也正将自己多年服务乡亲的心得体会,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给儿子。

这份传承,不仅是医术医德的延续,更折射出基层医疗条件的翻天覆地。从听诊器、血压计、体温计“老三样”,到如今镇卫生院配备的DR、彩超、心电图等先进设备;从昔日看病远、看病难,到如今“小病不出村、大病有保障”,许家三代人的坚守,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着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。

“现在医保报销方便,自己花的钱少了,头疼脑热在村卫生室就能看好,再不用跑远路了。”村民李桂兰的感受,是基层医疗惠民成果最真实的体现。

“医”路向前

触手可及的“医靠”温暖乡村振兴路

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,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。许慧静介绍:“我们搬进了崭新的门诊大楼,开设了内、外、妇、儿等临床科室,老百姓看病越来越方便。”

许家三代人的“医”路接力,是广大基层健康守护者的生动缩影。他们用不变的初心和默默的坚守,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,也让这份触手可及的“医靠”,成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暖的幸福底色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